当前位置:

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刘沛林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顺利结项

来源:湖南省社科办 作者:裴习君 编辑:朱婷劼 2022-11-12 14:48:18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项目已顺利结项并获专家好评,相关成果即将出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要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数量巨大,既是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也是文化遗产的“活化石”。

在信息化、数字化引领的新时代,如何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让静态的文化遗产鲜活灵动起来,为更多的人们所了解、受启迪,这是国际社会面临的新问题,也是新热点。

长沙学院教授刘沛林主持并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就是为了探索这一问题而立项的。

经过近5年的研究,项目组将数字化技术特别是三维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古村古镇保护修复、场景再现、城乡规划、数字文创、虚拟游览和元宇宙场景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

发表《数字化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新途径》等学术论文50多篇;获得各类专利30多项、软件著作权30多项;完成历史文化村镇三维数字化作品(产品)10余件;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建成了“传统村镇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数字化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辐射带动了与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相关的众多学科领域研究,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学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该项目坚持科技与文化融合研究。先后完成了中田村、板梁村、上甘棠村、铜官古镇、靖港古镇等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和国家级名村名镇的三维数字化再现及元宇宙实现;完成了国家“数字一带一路”工程关于楼兰古城、突尼斯罗马时期的迦太基古城遗址的数字化虚拟重建。

项目组通过认真研究,提出了一整套解决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与活化的理论和技术方案。如:探索出的“景观基因”理论,以确保历史文化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做到核心信息不走样、不偏差;运用激光雷达、倾斜摄影等数字化方法确保信息采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利用三维建模等数字重建技术确保文化遗产地虚拟场景呈现的逼真性;搭建“古村镇云”等云平台确保信息存储、提取和传播的畅通性;建立“历史文化村镇”资源数据库确保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通过构建数字化保护与活化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应用体系,记录古村镇,保护古村镇,激活文化遗产,推进网络虚拟观赏和旅游互动,带动数字文化创意,从而实现历史文化村镇遗产资源的广泛利用和永续传承,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话语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一研究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外古城镇文化遗址虚拟重建和活化利用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整体成果“传统村落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十年来“十项代表性成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来源:湖南省社科办

作者:裴习君

编辑:朱婷劼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社科工作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