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做无愧于人、无愧于己的学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谢瑞仁 2016-07-12 17:22:33
时刻新闻
—分享—

做无愧于人、无愧于己的学问

马世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深受启示,也倍感鼓舞。通过认真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结合自己从事中国古代文史研究的经验,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尤其值得重视。

第一,文化自信与中国声音。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谈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梳理了从先秦子学到宋明理学、从诸子百家到近现代思想巨擘的文化轨迹与历史线索。这其实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对文化自信的特别强调。讲话指出,坚定“三个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的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发出中国声音,这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与根本。

第二,专业信心与创新能力。讲话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作了重要指示,其中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对各类学科、尤其是一些冷门学科的重视。习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真正是深得中国文化三昧之论。因为这些学科很大程度上事关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命脉之所在。这对于从事冷门学科研究的学者而言,无疑是对专业信念的莫大鼓励。同时,习总书记特别提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就创新而言,“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也就是说,尽管创新可大可小,但在 “创新”这一点上都是有学术贡献的。这也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专业信心,增强了研究的动力。

第三,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这种对传统士人精神的弘扬,其实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也就是讲话所说“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一名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者,只有真正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才能真正做出无愧于人、更无愧于己的学问,也才能真正做到有使命、有担当,从而无负于这个时代。

(源自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2016年06月28日08:3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谢瑞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社科规划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