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献策改革攻坚,凝聚共识共为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严欢 2014-12-31 16:34:03
时刻新闻
—分享—
                献策改革攻坚,凝聚共识共为
    ——“为改革攻坚献策”成果交流会暨第五届省社科界学术年会专家主题发言摘要
  
  ■编者按
  
  2014,是新一轮改革的起步年。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决不能输在新的起跑线上”的目标要求,发动广大社科工作者努力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先导、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今年4月起,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为改革攻坚献策”社科研究行动。行动现已取得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在日前召开的“为改革攻坚献策”成果交流会暨第五届省社科界学术年会上,社科专家们汇报交流了围绕我省一些重大改革问题开展研究的部分阶段性成果。本报特摘要发表他们的主题发言,以飨读者。
  
  努力为改革攻坚提供更大智力支持
  
  □许又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的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是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他同时强调,要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切实抓好。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对我省深化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决不能输在新的起跑线上”的目标要求。
  
  组织开展“为改革攻坚献策”社科研究行动,正是对党中央精神、省委省政府要求的贯彻落实,是我省社科理论研究服务大局和决策的创新之举。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研究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徐守盛书记、杜家毫省长等省领导先后在《社科成果要报》和金点子“专报”上批示83次。中宣部也推介了我省的这一做法。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同样,“为改革攻坚献策”社科研究行动也应该“永远在路上”。因此,我们要将这一研究行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下去,要把献策活动与探索建设我省新型智库的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把临时性的专项研究行动逐步向机制化、制度化推进,使之成为省委省政府推进依法治省、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初步设想,2015年“为改革攻坚献策”社科研究行动将主要开展四项重点活动:一是继续组织好改革重大课题研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如何制定推进措施、完善配套政策、提供法治保障上来;二是继续组织好改革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的服务活动,重点做好改革向纵深推进过程中如何破除利益梗阻、突破体制藩篱、解决深层矛盾的咨询服务;三是启动研究成果进改革决策、进改革举措、进改革实践“三进”活动,促进全省社科界新型智库建设;四是策划组织湖南“改革进行时的‘思与行’”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凝聚起全省干部群众的改革共识共为。
  
  如何将“为改革攻坚献策”社科研究行动组织开展得更好、为改革攻坚提供更大智力支持?希望全省社科工作者及相关部门努力做到三个“进一步”——
  
  充分看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强化“为改革攻坚献策”的使命感。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这一年,主要是完成了顶层设计和启动了各项改革。但引导人们解放思想的任务、在改革中攻坚破难的任务、推动改革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互动的任务、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进一步增强为改革攻坚献策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当好促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向导”,当好制定政策、优化路径的“助手”,当好如何依法改革、用法改革的“参谋”。我省社科理论界建设智库,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为改革攻坚献策的任务完成好。
  
  更加自觉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升“为改革攻坚献策”的含金量。我们深化献策活动,总的方向还是要围绕我省9大类48项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来进行,始终把研究和解决问题作为献策的基点和抓手。一是要紧贴问题抓重点。要以改革中的各种问题为导向确定行动的思路和重点,防止无的放矢和“文不对题”。二是要直面问题选课题。我们要注意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问题、积累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各方面意见纷陈的疑难问题,来确定研究课题。三是要着眼问题搞研究。我们要努力运用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开放思维、超前思维和法治思维来分析研究问题,使研究更加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说服力。四是要针对问题提对策。为改革攻坚献策,最重要的是针对问题提出适用、可用、管用的对策建议。深化献策行动,要把针对问题“开药方”作为落脚点,把提高对策建议质量作为着力点。
  
  努力抓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进一步增强“为改革攻坚献策”的实效性。衡量献策活动成效怎么样,不仅要看研究成果多不多,更重要的是看研究成果运用得好不好。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抓好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一是努力做好研究成果的宣传推介。要运用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新闻媒体,运用“改革专报”、“社科成果要报”等载体,运用成果报告会、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推介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二是努力架起研究成果对接现实的桥梁。要通过多种方式,架起研究成果走进领导决策、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大众的桥梁。三是努力完善促进成果转化应用的激励机制。要继续实行改革研究项目优先制度,把项目课题、研究资源、表彰奖励等都进一步向这一研究行动倾斜。尤其是对受到省领导批示、被有关实际工作部门和单位采纳的优秀社科成果,要打破常规,及时立项结项、给予奖励。
  
  (作者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社科联主席)
  
  全面深化改革
  
  当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刘建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可以说,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导工程”。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重大决策,恰逢其时,深得人心。但也有一些人在思想上存在着与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认识和观念。比如,在深化改革与反腐倡廉关系的认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反腐适度论”、“腐败有益论”和“腐败难消论”等观念。又比如,在求稳与求变关系的认识方面,一些人对深化改革的方法和前景把握不准、感到疑惑,对“新常态”的特点和规律缺乏认识,存在求稳怕变和比较浓厚的等待观望情绪。再比如,在如何实现转型发展的认识方面,有些人对过去的发展模式有留恋之感,存在对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转变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复杂性、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的问题。还比如,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方面,一些干部认为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是要把“有为政府”变为所谓“无为政府”,导致出现“为官不为”和“尸位素餐”等现象。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这样的大事,一些人在思想上存在一些疑惑或者不同的理解,不足为奇。问题是要正确认识和分析产生这些认识的原因何在,以便找到尽快形成共识的途径和办法。首先,思想上的障碍与多年高速增长过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有关;其次,思想上的障碍也与一些干部因多年来固定的工作流程、方法和看问题的方式而形成的凭经验办事、按传统模式办事的惯性思维有关;还有,思想上的障碍与没有形成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系统改革观有关。
  
  当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
  
  一是要把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新一轮解放思想的中心任务。现在一系列思想问题的症结就集中于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不深刻、不到位。“决定性作用”的提出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游戏,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性变革。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弄明白了,改革的思路就清晰了,就能增强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二是把是否实现了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作为检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否取得实效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准,尽快把思想统一到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解放思想不是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和推动发展。今天解放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思想从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的关键是树立问题意识。什么是“新常态”,什么是“底线思维”,“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如何把握,如何实现从低成本要素投入推动的增长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增长,如何做到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如何推进以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为重点的政府治理,等等,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既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讨论获得正确的认识,更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实实在在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收获看得见的成果。
  
  (作者系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
  
  立足“一带一部”定位
  
  打造湖南“飞鹰形结构”增长极
  
  □刘茂松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作出的发挥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区位优势的重要指示,建议依托京广线、沪昆(成)线、包柳线三大铁路交集的大通道,长江、洞庭湖与湘资沅澧四水交汇的大枢纽,黄花机场与长沙高铁枢纽融通的大空港,构建湖南“纵横交集、点线连结、枢纽主导”的空间经济新版图,打造以长株潭城市群为首、衡阳和岳阳为两翼、怀化为尾的湖南“飞鹰形结构”核心增长极体系。
  
  此举旨在贯通长株潭、洞庭湖、大湘南、大湘西四大经济圈,使湖南全面融入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战略,努力实现湖南经济“三量齐升”目标。
  
  高昂“飞鹰”之首:打造长株潭城市群超级增长极。整体发展上,以现有的9家国家级产业园区和湘潭综合保税区为核心载体,高标准创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把工程机械、汽车整车及配件、轨道交通机械及电子、新材料、移动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和文化产业等做成在国内外有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特色发展上,长沙应突出临空和南中国高铁中心主题,对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联通海上丝绸之路和欧亚经济联盟,打造引领湖南跨越发展的外向经济高地。株洲应发挥接东带西的枢纽作用和综合成本优势,打造高新技术“洼地”,建设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和现代生产服务业为支柱的“中国动力谷”。湘潭应发挥“电控技术”优势,打造以电机电工、新能源装备、矿山装备和港口装备产业链为主体的智慧制造产业高地。
  
  强化“飞鹰”两翼:做强岳阳与衡阳枢纽性核心增长极。其一,北翼岳阳核心增长极是湖南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建议充分利用163公里长江岸线资源,重点办好国家综合保税区和肉类进口与汽车整车进口两大国家指定口岸,高标准构建以城陵矶港为龙头的长江洞庭带“四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湖南通江达海的大通道和我国重要的口岸开放城市。重点建设我国中部最先进的炼化一体精细化工基地和集煤电、风电、核电和生物质能电为一体的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华容西洞庭湖长江黄金水道综合物流中心,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同时以“国家公园”模式,高标准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其二,南翼衡阳核心增长极是湖南对接珠三角地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连结成渝经济区、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接口。建议以国家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基地、综合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依托,打造电子信息、盐化工及精细化工、钢管材料深加工、输变电装备、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集群。贯通做强郴州这个我省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接口”,推进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建设全面升级。联动永州深度对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辐射和带动邵阳承接沿海和东盟产业转移。
  
  撬动“飞鹰”之尾:发展怀化为主的大西部核心增长极。怀化是我省境内沪昆大通道向西与渝、黔、鄂、桂五省交集的中心结口。目前,承载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沅水水运和机场航空在该区域交汇,已成为我国大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建议以新能源、生物医药、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和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建成湖南对接成渝经济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增长极,带动湘西扶贫攻坚和武陵山片区发展,全面建成小康湘西。
  
  (作者系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建议
  
  □杨胜刚
  
  当前,湖南金融行业发展同样面临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系统阐述的“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一是各家银行随着拨备率上升,不良贷款率普遍上升,加之不对称降息和股票、理财市场的非理性泡沫加剧,各家银行个人存款规模急剧萎缩。说明湖南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业,已经由超速增长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换挡期。二是中小微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仍难得以满足,企业融资面临的“贷款难、贷款贵”与金融机构资金存量找不到符合标准贷款对象而出现的“难贷款”现象并存,说明湖南金融业已经由寻找服务优质客户进入为弱势群体提供普惠金融的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三是2012年以后,政策红利的刺激效果明显减弱,我省金融业发展步入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机构强势、市场弱势”的行业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如何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通过金融改革与创新,确保我省在新一轮改革和“十三五”期间,在全国金融资源配置中占据先机,将湖南从“资金高地”打造成中部的“资金洼地”,发挥金融业在推进我省“四化两型”建设和实现“三量齐升”中的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力:
  
  以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为契机,建立“资金回流与递增”的长效机制。要明确长沙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应当以“融资型”为主而不是以“交易型”为主。要以健全多层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以推进金融创新业务为重点、以培育重点项目为吸引资金的重要平台,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实现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并借助中心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引导资金向我省回流,提高社会融资总量,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加快发展股权交易市场为突破口,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引导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参与股权挂牌交易,省、市、县通过财政奖励政策加大对当地挂牌融资中小微企业的补助力度,降低挂牌成本,甚至零成本挂牌。同时,引进实力强大的券商作为股东,引荐更多的挂牌企业资源。积极探索私募股权融资、股权质押融资、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多种融资形式,促进中小微企业股份的合理流动。
  
  以构建普惠性金融体系为导向,扩大农村与社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加快乡镇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着力将其打造为普及金融知识与政策的宣传平台、信用乡镇建设的信息平台、金融业务的服务平台、农村土地流转的交易平台,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宽度。鼓励支持“社区金融”业务发展,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全省区县“社区金融”服务全覆盖。
  
  以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为抓手,建立“民间资金市场”的管控机制。在全省各地推广设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通过引进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为借贷双方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通过政府引导,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使民间资本从无序走向有序,以达到激活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
  
  (作者系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
  
  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
  
  □王耀中
  
  产业与城市的良性融合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但我国一些新城镇出现了产业空心现象,工业招商和转型升级难度大,现代服务业短板效应凸显,城镇产业结构缺乏可持续性。因此,现阶段要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
  
  我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镇化。2010-2013年湖南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17%,但是同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增长仅为0.15%。而且,市域中心城区服务业辐射带动效应小。另外,县域城镇服务业发展相当落后。2013年,全省县域层面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6.2∶51.1∶32.8,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3%。
  
  目前,城镇服务业发展主要面临四大困境。一是体制机制落后。一些服务业行业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或限制经营的状态;许多盈利性事业单位还挂靠在行政机关或依靠政府拨款维持运转;公共服务购买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导致民营企业进入门槛高,市场竞争不充分。二是对外开放度低。尤其在外资准入资格、进入形式、股权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存在较多限制。三是经济环境欠佳。在宏观经济趋紧的背景下,人财物等要素成本高涨,“营改增”试点中部分服务行业税负上升。四是社会认识偏差。一些官员存在“抓服务业不如抓工业上GDP来得快”、“发展服务业可以慢一步”等错误认识。
  
  服务业推动新型城镇化,要重点推出五方面举措。第一,各地必须明确服务业重点产业。长株潭地区要重点发展包括现代金融、高端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现代商贸、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与新兴服务业。在环洞庭湖和长江经济带城镇群,重点发展包括港口物流、环湖旅游、商务服务等滨江临湖服务产业。在郴州大十字城镇群、娄底娄涟双城镇群、衡阳西南云大城镇群、永州冷零祁城镇群,重点发展以煤炭、有色金属为主的现货及期货交易、物流配送、工业设计、商务会展、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在邵阳东部城镇群、怀化鹤中洪芷城镇群、湘西吉凤花城镇带,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第二,在市域中心城区、服务业资源禀赋丰裕的城镇,以及区位条件好的地方,建设一批服务经济型城镇。第三,改革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同时加快发展行业协会组织,放宽市场准入。制定和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项目目录和办法,拆分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市场竞争性服务。第四,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重点加大金融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开放。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生产性服务企业、跨国公司来湘设立地区总部或分部、服务中心、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培训基地等。第五,优化服务业企业发展环境。研究“营改增”试点中部分服务行业税负上升的解决办法,加大要素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省城市总部经济
  
  □柳思维
  
  发展总部经济是一种世界性经济现象。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在湖南立足“一带一部”新定位、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城市总部经济,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我省近年在发展城市总部经济方面开始起步,出现了三种主要形态:一是楼宇经济发展型。如长沙市芙蓉区CBD核心区聚集了商务楼宇133栋,占全市一半以上。二是依托产业园区发展型。依托产业园区引进或培育企业总部。三是总部经济集聚区发展型。在城市某个空间建立企业总部集聚区,如长沙雨花区“长沙企业总部基地”等。目前,我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省会长沙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级排位中列第18位;落户企业多是省域性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基本没有。三是缺乏整体科学规划。四是盲目发展,出现恶性竞争。
  
  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省城市总部经济,建议:
  
  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建议将发展城市总部经济纳入湖南“十三五”规划,并由省发改委出台专项规划;建议省政府出台引进企业总部、发展总部经济的相关政策和法律规范,并建立扶持与激励机制;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或应税收入有突出贡献的企业总部主要经营者及高端人才给予特别待遇等优惠政策;要运用土地政策、财税杠杆、金融政策支持总部经济发展。
  
  实施重点突破战略。首先将长、株、潭打造为全省城市总部经济示范城市和增长极,力争多引入世界500强、国内各行业100强的区域总部及分支结构。同时在岳阳、郴州等城市发展有行业特色的总部经济区。要呼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大与东盟、港澳台地区、东北亚、“珠三角”、“长三角”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大外企总部及分支机构引进。要以一批国家级园区为重点,加大相关特色产业企业总部的引进与集聚等。
  
  把发展总部经济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结合起来。围绕长株潭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将湖南已具优势的产业进一步集聚集群,做大做强;要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形成若干特色服务业总部聚集区。
  
  将引进外地企业总部与培育本土企业总部结合起来。一要进一步优化湖南招商引资环境,并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更多的省外及境外企业总部;二要加快培育本省成长性好、潜在优势大、产业特色突出的企业总部,如移动互联网产业及两型低碳产业的企业总部,优化其成长环境,推促其加快发展。
  
  动员各方力量加快吸引各类企业总部入湘。要充分发挥工商联、侨联、台联以及各类协会、商会联系面广的优势特点,利用乡情、友情纽带牵引企业的地区或部分功能性总部入驻湖南各中心城市。
  
  (作者系省政府参事、湖南商学院教授)
  
  加大体制与技术协同创新力度
  
  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
  
  □郭勇
  
  面对全球范围内浪潮汹涌的新工业革命,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实施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战略,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确保产业重点领域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是我们从国家战略高度和省域发展全局考虑问题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在我省创新驱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建议着眼“三个结合”、突出“三个重点”,着力加大体制与技术协同创新的力度。
  
  着眼国家战略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着力点,进一步明确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当前,我省产业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较少等问题依然存在。如2013年,32%的高新技术企业2年内没有专利授权。在遵循一般产业选择规律的基础上,应着眼国家战略重点与我省产业实际相结合,建议选择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工业机器人、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农业机械、高端药品及医疗器械、住宅制造等10大领域,作为率先突破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主攻方向。
  
  着眼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激励点,建立健全企业主导技术创新机制。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目前,我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显。据统计,2013年,我省100强上榜企业中,只有19家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达到了3%。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应着眼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建议以三大领域为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企业参与机制。产业发展政策、战略与规划的制定,以不同层面的相关企业专家为主参与讨论、修改与制定政策;二是进一步建立市场决定技术项目机制。在政府支持的技术创新项目不同环节的专家评审队伍中,保证50%以上的比例是企业专家。三是进一步优化企业人才集聚机制。以企业为主体,成立跨领域跨国际的长株潭产业人才创新中心,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汇聚我省创新驱动的新型产业人才队伍。
  
  着眼分工与协作相结合,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保障点,加快构建统筹型产业创新管理体制。创新驱动是一种有赖于统筹协调制度安排的新模式。目前,我省科技创新投入分散且难以有效统筹。如2013年,省内科研院所设备利用率平均不到25%,而不少发达国家利用率高达170%-200%。打破行政分割,建议着眼分工与协作相结合,建立统筹型产业创新管理体制:一是突出归口管理预算。由科技部门作为归口单位,全面负责全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与计划的制定;统筹协调各部门科技创新投入预算编报、分配;监督并考核各部门科技创新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率,避免重复投入。二是强化专业对口管理。强化产业主管部门专业对口管理职能,有效引导财政科技预算向产业创新领域倾斜,强力拉动我省产业技术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增长。
  
  (作者系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尽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唐宇文
  
  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湖南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输出地,展望未来,湖南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前景广阔。应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主动对接,努力提高开放水平。
  
  加快互联互通。联合重庆、福建,争取渝厦高铁早日开工;加快京港澳复线等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建设湘桂运河,打通新的出海通道;对接“渝新欧”、“郑新欧”,推动“湘欧快线”铁路货运班列常态化;开通到北部湾、珠三角水运口岸的铁海联运;加快城陵矶新港和霞凝港等水路口岸建设;增加黄花机场至“一带一路”的国际客货运航线。
  
  推进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衡阳、湘潭、岳阳综合保税区建设,积极推进郴州、长沙综合保税区申报,争取在永州蓝宁道新等加工贸易走廊设立公共保税仓;在“一带一路”国家建设湖南商会,设立湖南境外商务代表处,加强与外国政府及机构合作;培育中介咨询机构,为对外投资合作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深化体制改革。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放开一般性制造业,推进金融、文教、医疗等服务业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精简审批事项,推广并联式、一站式网上申报;创新通关作业模式,推动检验检疫本地化、便利化。
  
  促进产业对接。推动湖南资源类产业向西建立原材料基地,技术类产业向西输出产品,市场类产业向西建立生产基地,服务类产业向西建立服务网络;抓住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鼓励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企业走出去;鼓励新能源、资源加工企业参与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加强与沿线地区在生态农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合作;鼓励优势企业在沿线建立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及售后服务网络,加大面向“一带一路”的招商引资。
  
  扩大经贸合作。积极参加中国-亚欧、东盟、南亚、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等重要对外经贸活动;深化与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合作,巩固发展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服务、通信、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贸易,促进动漫、影视、出版等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出台政策支持境外投资;鼓励水电、路桥等优势施工企业开展境外工程承包,扩大劳务合作规模。
  
  加强人文交流。推动“一带一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工业设计、影视制作、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湖湘文化走出去;围绕我省高端制造及新材料、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先进矿山装备、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吸引沿线国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来湘设立分支机构、国际科技园区和创新孵化平台;推动旅游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客源互动,增开与重要节点城市的直飞航班;支持各市州与“一带一路”城市缔结友好城市。
  
  (作者系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副主任)
  
  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问题破解、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
  
  □尹少华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全面部署。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党中央在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由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倒逼而来。湖南作为全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态修复任务艰巨。我省“一湖四水”的生态屏障需要进一步巩固,有82万公顷无林地需要绿化、60多万公顷坡耕地需要退耕、40多万公顷矿山需要造林。
  
  二是节能降耗压力巨大。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的30%,能耗占全省规模工业的78%,经济增长对传统工业的依赖依然较大。
  
  三是生态产业比重偏低。目前我省生态型产业的产值仅占全省工业的25%左右。
  
  四是制度建设亟须完善。一些地方环境与经济仍然存在“两张皮”,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还不健全,排污权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刚刚起步,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价格体系尚未形成。
  
  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是做好生态修复的“加法”。要充分利用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等政策机遇,重点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强力推进山体修复与“矿山复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城市与秀美村庄。
  
  二是做好节能降耗的“减法”。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要加强政策引导,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的节能降耗。
  
  三是探索生态经济的“乘法”。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共赢。要通过建立生态指标考核制度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制度,不断汇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能量。
  
  四是做好综合治理的“除法”。要破除粗放低效的发展方式,努力形成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要加强生态环境监管,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治理水平。
  
  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
  
  一是创新生态产业发展制度。加快形成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机制,重点培育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现代生态产业。要形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机制,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二是创新生态保护市场化制度。加快自然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在全省全面推行阶梯式的水电气价制度。积极开展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并在水泥、电力等行业率先启动。同时积极开展林业碳汇抵减碳排放交易的试点。
  
  三是创新生态补偿制度。要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扩大补偿范围。要运用碳汇交易、排污权交易、水权交易、生态产品服务标志等方式,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
  
  四是创新生态文化培育制度。要坚决摒弃“重经济轻环境、重利益轻民生”的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源自湖南日报多媒体数字版2014年12月25日星期四。)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严欢

本文为社科规划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k.rednet.cn/c/2014/12/31/356441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社科规划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