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创新驱动发展摆上核心战略位置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李珍 编辑:严欢 2014-12-16 17:50:40
时刻新闻
—分享—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党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一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入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与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历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这些重要论断,阐明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紧迫性及重大现实意义。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在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时期。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劳动力、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环境成本不断增加,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虚胖”现实,使转方式、调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成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推动了以大数据、信息化、新能源、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新科技加速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个深刻变化,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给我国带来了难得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战略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现在,新的科技革命正在临近,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进而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中心转移,大国综合国力此消彼长。因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能否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决定性意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已经成为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这为我国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完成由“赶超”到“领跑”的转变,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但要真正实现这个历史性转折,最关键的步骤,还是要通过在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成为世界科技竞争中的主导者和规则制定者。
  
  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在技术创新方面,依赖他人的成果来提高我们自己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的。靠自主创新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是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总结,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还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下,“拿来主义”需要承担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更是如此。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成功实践的重要成果。这条道路的重要特点,一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发挥重大工程、科技重大专项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与兼收并蓄、开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四是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条道路的成功实践及进一步拓展,必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勇于开拓新的方向,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已经有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综合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某些领域如人类基因重组、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载人航天等,正由或已经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们正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战线有了新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取得了一大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比如,2013年全社会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S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排名稳居世界第二;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突破11万亿,等等。这些成就,既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又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有益经验。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应当在现有基础上,以充分的创新自信,敢于担当,勇于超越,为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更积极的历史作用。
  
  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科技创新的引擎,需要用改革的火炬来点燃。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某些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断进行科技体制改革。我们始终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这个关键问题,着眼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注重发挥好国家战略规划的引导作用,注重发挥好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注重创新创业的载体和环境建设,注重从需求侧培育新兴市场。这些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使我国形成了科技资源配置的新格局,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体制改革要紧紧扭住“硬骨头”攻坚克难。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是我国多年存在的痼疾。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破除科技创新链条上的体制机制关卡,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尽快到达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驱动作用。要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改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完善政策考核体系和激励政策,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要发挥好市场作用,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也要加强政府作用,准确把握社会需求的主流方向,引领促进科技创新的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处理好这一对辩证关系,才能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充分释放创造活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科技成果管理体制上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如科技投入分散,开放共享程度低,资源使用效率低,科技资源配置和管理体制不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等,制约了科技创新的速度与效果。制度改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我们要着力完善科技创新基础制度,大幅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要着力加快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加快在国际科学前沿领域抢占制高点;要着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要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人才大量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应对这个严峻挑战,就要通过机制改革,努力造就高水平的创新团队。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下大力气培养人,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鼓励创新人才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健全人才分类评价激励机制,使技术创新先行者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要努力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和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推动建立产学研紧密合作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创新事业平台,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要把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建设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保障,大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更好地调动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性,使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源自求是网2014年11月13日09:39:20经济日报。)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李珍

编辑:严欢

本文为社科规划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k.rednet.cn/c/2014/12/16/355112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社科规划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