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谢里 罗能生:市场主导未来中国区域发展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严欢 2014-10-24 16:39:43
时刻新闻
—分享—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平衡发展、局部优先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的动态演变,其战略实施机制也经历了“计划实施—计划主导、市场辅助—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实施了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这一阶段的战略目标体现为“注重空间公平”。出于国防战备需要,我国开展了空前规模的“三线”建设,大批沿海老工业基地向西南、豫西、鄂西和湘西等“三西”地区迁移,绝大部分重工业投资与建设在腹地开展和分布,大批钢铁工业建设项目落户于中西部地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地区发展大致平衡,但区域比较优势被忽视,区域发展速度缓慢。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型,这一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可归纳为“计划机制为主、市场机制为辅”的模式。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开始由“平衡发展”向“局部优先发展”转变。依托东部地区在地理位置和对外开放上的比较优势,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以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中国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未能有效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以“九五”时期为起点,党中央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针,这一阶段的战略目标是“统筹区域发展,更加注重空间公平”。从全国层面来看,在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部署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推进西部大开发。从地区层面来看,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等区域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一时期,地区产业分工与协作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日趋合理,区域间的交流不断增强。虽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仍带有一定的计划色彩,但从微观上看,城市群等增长极的兴起都是在顺应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政府因势利导设计相应支持政策的产物。
  
  基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逻辑演进,未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方向,应该以“促进空间公平”为主要战略目标,与之相匹配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方针、战略内容和实施机制,都将呈现出新趋势和新特征。
  
  战略方针上,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可能会遵循“以局部协同发展,推进整体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这又包含三个层次:宏观层面,实现政府政策主导的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中观层面,实现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区域集群协同发展;微观层面,推进地区建设主体功能区、经济开发区等内部的协同发展。
  
  战略内容上,将由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到实现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的全面协同发展。长期以来,区域发展战略关注的是经济发展,而这种只片面注重经济发展的战略,已陷入困境且正逐步得到改善。因此,我国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不能局限在区域经济领域,而必须拓展在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推进区域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
  
  战略实施机制上,将进一步确立市场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的过程中,“市场机制”正逐渐取代“计划机制”起主导作用,但政府计划过多、干预过度等问题仍然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壁垒积重难返。未来将更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将进一步转变和优化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中央政府只在宏观层面发挥协调空间结构、引导生产力布局和统筹区域总体发展等功能,在区域发展中的政策目标,也将由“空间效率优先,兼顾空间公平”转变为“空间公平优先,兼顾空间效率”。一方面,政府将为各区域提供公平一致的区域发展政策和竞争规则,取消各种区域特殊政策;另一方面,又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区域倾斜力度,更多地支持欠发达或待发展地区,以保障全国所有地区能够均等地享受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动我国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协同发展研究”(11&ZD0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制度安排影响产业集聚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71103061)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源自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2014年09月18日15:30中国社会科学报。)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严欢

本文为社科规划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k.rednet.cn/c/2014/10/24/350262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社科规划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