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克思经济学的来源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顾海良 编辑:严欢 2013-10-14 11:19:37
时刻新闻
—分享—
  开栏的话
  
  学术随笔是连通经济学理论的桥梁,是解读经济社会本质的火花,在经济学及经济实践热点频现的当代,随笔类文章成为学者们相互交流心得与观点、展开学术争鸣的最直接方式,并因其短小快捷而深受学者们的喜爱。为此,本版新开设“学者专栏”栏目,邀请知名学者撰写随笔类文章,解释经济现象,介绍理论热点,与读者共同探寻经济学的精妙。
  
  马克思经济学(MarxianEconomics)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arxistEconomics)的理论渊源,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源与流的关系。正“源”才能清“流”。深化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是理解马克思实现的经济学科学革命意义的基点,也是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体现的科学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我们通常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源于对德国古典哲学、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这一理解并不全面。马克思经济学还有一个重要起源,那就是马克思对他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现实经济问题与理论的探讨。
  
  直面资本主义现实经济问题
  
  马克思从1843年经济学研究开始,一方面高度重视雇佣劳动和资本这一资本主义经济“轴心”关系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十分关注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现实问题的探讨。比如1848年初,马克思对英国刚废除谷物法后的自由贸易制度的走向十分重视,对自由贸易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的关系作了分析;1851年,马克思对当时英国银行学派和通货学派关于货币和信用制度问题的争论极为关心,他留下的《完成的货币体系》手稿,对这一争论中价值、货币流通和信用制度对经济现实的关系问题作了剖析;1852年,马克思对法国正在发生的“股票投机”“实业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非常留意,对法国和英国的信用制度及其机理作了探讨。出版于1867年《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涉及1865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年英国工厂法扩充条例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可见,马克思经济学的产生,从来没有离开过他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直面资本主义经济现实问题,是马克思经济学科学革命的重要基础。
  
  “亮剑”同时代的主流经济学理论
  
  1850年到1853年和1857年到1870年,是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较为集中的两个时间段。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著述,如配第的《赋税论》发表于1662年、斯密的《国富论》发表于1776年、李嘉图的《赋税原理》发表于1817年,同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时间段有着程度不同的距离。马克思经济学不只源自对古典经济学的研究,也没有离开对同时代的主流经济学的探讨。马克思对英国的麦克库洛赫(1789-1864)和西尼尔(1790-1864)、德国的李斯特(1789-1846)、法国的巴师夏(1801-1850)、美国的凯里(1793-1879)等的著述和理论作过多方面的深入探讨。
  
  1857年,马克思在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时,曾打算从批判巴师夏和凯里的经济学理论开始,因为马克思意识到,“他们两人都认为,资产阶级社会在现代经济学中历史地取得的理论表现,必须当作谬误来加以抨击,并且必须在古典经济学家朴素地描绘生产关系的对抗的地方,证明生产关系是和谐的。他们两人从事写作的民族环境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但却驱使他们产生了同样的意向。”马克思希望抓住主流经济学嬗变的基本取向和特征,通过对最为流行的经济学观点的批判,拓新自己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视野。后来,马克思又从批判达里蒙(1819-1902)《论银行改革》的货币理论开始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马克思以达里蒙1856年出版的这一新作为批判对象,也是希望能在对流行的经济学理论的直接回应中,形成自己的经济学体系。
  
  《资本论》第1卷也许更能体现马克思对同时代经济学家理论研究的状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提到的经济学家有176位,其中,1823年李嘉图去世之后仍活跃于经济学界的有115位,占这些经济学家的66%,1843年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之后还活跃于经济学界的有94位,占这些经济学家的53%。在《资本论》第1卷中,马克思用专门章节批判主流经济学家理论的有两处。一是在第七章“剩余价值率”第3节“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中对西尼尔理论的批判。西尼尔是当时地位显赫的经济学家,他从1825年到1830年受聘于牛津大学首度设置的经济学教授席位,1847年到1852年再度受聘。二是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中对韦克菲尔德(1792-1862)理论的批判。《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在韦克菲尔德条目中称:“在19世纪中间的三分之一时期内,他在古典经济学的年鉴中留下了鲜明的足迹。”对同时代主流经济学理论“亮剑”,是马克思《资本论》的重要理论特色,也是马克思经济学起源的重要方面。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源自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2013年10月11日10:01光明日报。)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顾海良

编辑:严欢

本文为社科规划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k.rednet.cn/c/2013/10/14/316840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社科规划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