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挥高校优势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贡献力量

来源:湖南省社科规划办 编辑:严欢 2013-07-09 11:01:49
时刻新闻
—分享—
          发挥高校优势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贡献力量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月30日,刘延东副总理主持召开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参会的专家学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意见建议。专家学者们认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高校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高校哲学社会学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深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党和国家决策科学化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本版今天摘选部分代表发言,以飨读者。
  
  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武汉大学陶德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幻想和空想,而是有科学根据的理想。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实现理想的道路──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已经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重要性的认识,确立理论自信,大力改进学风和文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一个研究课题,更是我们整个马克思主义学科都应当体现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为“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一要准确地提出问题。研究的问题应当是从中国的实践中提炼出来,又对中国实践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就决定着研究的方向和成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不是停留在书斋里的清谈,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要使马克思主义对解决中国问题“有用”,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中国的实践。
  
  二要自主地研究问题。不但提出问题要靠我们自己,解决问题也要靠我们自己。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立场和眼光,自己的“坐标”,要有科学根据的民族自信。现在有一种不好的评价,就是只有西方学者的见解才有“学术水平”。这种观点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理论的最终来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道理,看不见中国人民的需要。这种研究路径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不仅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也不会为世界文明的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三要大力改进文风。文章应当有作者自己的风格,应当千姿百态而不应当千人一面。文章是思想的载体,是写给别人看的,总应当辞能达意,让读者看得懂。文风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掌握群众、发挥作用的原则问题。我们必须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以中国人喜闻乐见、明白流畅的语言讲清深刻的道理,让具备了必要知识的读者理解作者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只有我们中国人自己才能创造出来,也只有这样的成果才具有世界意义。
  
  建设南海问题研究高端智库
  
  南京大学杨忠
  
  南海问题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和平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具有战略性、政策性、时效性、敏感性、复杂性等特征。亟须综合研究、综合施策。
  
  南京大学在联合中国南海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社科院、中科院等单位,通过文理—校所—校校协同,以建设国际知名的南海研究学术创新体、南海战略决策的高端智库、南海国际交流对话平台和涉海事务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共同组建了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打破学科与单位壁垒,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以实现项目组织、平台建设、人员管理、成果共享、人才培养等五方面的高效协同为核心,突破传统的单位拥有人财物的科研模式,汇聚协同创新体各方优质资源,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以文理协同、校所协同、院校协同为基础,在整合现有组织、人才、信息资源、经费和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基础上,建立健全平台共用、成果共享与风险分担的新型机制。贯彻执行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方针,试行统筹设岗、按岗论酬、开放流动、跨单位协同的人事制度。以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为科研评价指标,推行学术团队与国际评估制度,建立扁平化的人才管理体系。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步,我们将系统开展关于南海问题的综合研究,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为维护我国南海权益、促进海洋和平开发利用作出新的贡献。一要更加明确需求导向。以国家重大战略的应用性、针对性需求为研究重点,为党和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和高水平决策咨询。二要加强前瞻性研究。以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研究为重点,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超前研究,为重大决策提供方案储备。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三要体现出高校智库的特点和优势。正确处理好智库建设与学科建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注重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和学者的专业特长,加强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推动学科体系和学术观点创新,为高校智库打牢基础。
  
  加强应用对策研究
  
  南开大学朱光磊
  
  坚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可以从多个学科、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去进行应用对策研究,将成果转化为推动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实现人民幸福的现实力量,为党和人民事业积极建言献策。
  
  坚持国家需求和问题导向,选择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新困难、新挑战不断出现。我们要积极适应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进行协同攻关,急国家、人民之所急,大力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提出真知灼见,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妥善处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应用成果中学术成果和咨询报告的关系。高校不仅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在应用对策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成果被党和政府采用,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要发挥智囊咨政、服务社会的作用,就绝不能忽视应用对策研究,要把应用对策研究和建言献策摆到应有的地位和高度。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高校与实际部门联系不紧,是长期制约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功能发挥的根本性问题。要进一步克服原有体制机制的弊端,积极开展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深度合作,开展协同创新,在重大问题上取得高水平成果。2011协同创新计划,为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要进一步营造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同样对待的良好氛围;在充分调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部门积极性的同时,也要推动政府完善决策机制,架起与智库协同创新的桥梁。
  
  建设高校国际问题研究智库
  
  北京大学王缉思
  
  近年来,国际舆论界和学术界出现了“中国热”和“中国研究热”。从国际问题研究的角度,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国情与国策,站在世界历史、世界文明、全球化进程的高度,对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做出有说服力的阐述和解释。二是要更加透彻地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以及其他国家的国情与国策,能够同世界一流智库和学者站在同一高度交换观点。
  
  高校国际问题研究智库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学科基础雄厚。当今全球治理中有两个热点问题,即网络安全和气候变化,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高校具有跨学科综合优势,文理科结合,多学科整合,可以在重大国际问题的研究中得到充分发挥。二是人才力量充足。我国设立国际关系专业方向的高校有50多所。积极调动国内外学生资源参加科研项目,是世界一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智库的普遍做法。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和教学的协同、学科的协同,可以培养跨学科、综合型、具备世界眼光的人才。三是适合做战略性研究。高校国际问题研究智库无须急功近利,可以根据国家需要和比较优势,确定中长期的研究方向和项目,开展长期预期研究和宏观战略研究。四是研究成果多用途。高校智库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培育智库人才的后备力量。
  
  建设高校国际问题研究智库,一要结合若干重点高校已经形成的国际问题研究比较优势,由教育部牵头,配合相关国家部委统筹安排,综合布局,制订长远而分工明确的研究规划,突出重点,加快发展。若干重点高校的智库,应当建成人数少而精的实体,直接归属学校管理。二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国际问题研究人员必须“走出去”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有限经费要“用到刀刃上”。三要加强合作关系。支持高校智库与世界一流智库建立合作关系,组织联合课题研究。通过合作研究,加强自身实力和队伍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服务国家法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高校法学工作者和研究机构依托专业与学术研究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立法工作并提供了高水平的咨询服务,为国家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治学报国,履行社会责任。高校法学工作者最大的社会责任是为国家法律的制定、完善提供论证和支持,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一是直接参与立法活动;二是起草立法草案建议稿和立法理由书;三是就立法中的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立法建议;四是总结国外立法经验,提供立法借鉴;五是发布立法质量评估,对法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改革开放以来颁布的244部重要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都有高校学者的深度参与,都凝聚着高校学者的智慧和贡献。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对策研究。法学是一门实践之学,法治实践中的重大疑难问题既是立法工作的难点,也是法学研究的重点。高校法学工作者必须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注意观察与了解国家法治建设的动态过程,敏锐发现与把握法治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深入地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案。
  
  坚持立足中国,确立世界眼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国家建设实践表明,法治的进步与完善,既需要立足本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需要学习借鉴世界一切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高校法学工作者既要立足中国,将自己的研究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深厚土壤,又要放眼世界,总结人类社会的规律,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顺应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趋势和潮流。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并为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坚持严谨学风,提供真知灼见。科学的态度,客观的立场,严谨的学风,是高校学者开展高质量研究,提供高水平立法咨询服务的基础。在从事法学研究和参与国家立法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始终秉持“人民的福祉为最高的法律”的理念,坚持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学术良知,不人云亦云,不盲从潮流,不信口开河,“不唯书,不唯上”,坚持为民众代言,为国家服务。
  
  发挥理工大学优势
  
  北京交通大学宁滨
  
  科技智库具有鲜明的科技特色,能够紧密围绕事关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性问题和重大工程科技决策问题,如对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国家轨道交通安全评估体系研究等开展战略研究,提出科学论证和解决方案;能够围绕应对突发性重大事件,如非典、汶川地震、7.23特大交通事故等,及时开展对策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因此,科技智库在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理工科大学在国家科技智库建设中具有显著优势:一是前沿技术和人才优势,是高水平技术人才汇聚和前沿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二是行业特色优势,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跨学科优势,为文理交叉、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天然土壤,增强了综合解决社会重大战略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发挥智库的政策研究和技术咨询作用。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政府决策呼唤科技智库建设。建设有特色、质量高、竞争强、影响大的科技智库,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注重发挥自然科学家的专业优势。自然科学家要做好从单纯技术专家到战略科学家的角色转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核心作用,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咨询团队,为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建言献策。二要注重加强高水平政策研究。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和重大工程科技问题,鼓励引导科学家把学术性研究与咨询性研究密切结合,既立足于本学科专业发现问题,又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全局展开研究,提出高水平政策建议。三要注重突出科技的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理工科大学科技人才和多学科聚集的天然优势,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行业、区域重大需求,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突出学科优势和行业特色,把优势做大、特色做强。四要注重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科技创新协同机制、资源汇聚共享机制以及科学评价激励机制等,围绕社会和人的需求、谋划技术引领、探索技术推广商业模式,建立“政产学研用”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推进科技智库战略咨询取得新成效。
  
  建设中国特色一流高校智库
  
  清华大学胡鞍钢
  
  建设高水平的高校智库,是党和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大学所要发挥的重要社会职能。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向建设世界一流智库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认为,建设新型高校智库需要做到“三个定位”、“两个结合”和“四个建设”。
  
  “三个定位”是指“中国特色”、“高校品牌”和“世界一流”。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要以“中国实践”为基础,以“中国问题”为导向,以“中国风格”为特征,以形成“中国学派”为使命,以“重大矛盾与关系”为主题,以专业化研究为手段,以“综合集成”为方法,拓展中国道路、完善中国制度、概括中国理论。所谓“高校品牌”,就是要适应高校人才特点,突出高校领域专长,整合高校研究优势,打造智库所依托的“高校品牌”。所谓“世界一流”,就是要不断强化智库的国家使命与社会责任担当,提升智库对国家重大决策的正面影响,提升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
  
  “两个结合”是指“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决策咨询与教书育人相结合”。一是基础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兼顾基础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直接相关的应用研究,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以政策研究为导向。二是决策咨询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研究成果不仅要成书、成文,服务决策、促进发展,还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传播知识,教育学生。
  
  “四个建设”是指“文化建设”、“团队建设”、“平台建设”、“机制建设”。一是文化建设,形成“与中国兴盛同行,与中国开放相伴,与中国变革俱进”的新型高校智库的组织文化;二是团队建设,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骨干队伍,充分动员和训练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形成师生互动互补、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三是平台建设,形成服务决策的渠道和品牌,为中央领导和省部级主要同志提供世情、国情与区情的重要信息、决策知识和政策建议;四是机制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的教学、科研以及政策咨询相结合,学术带头人、研究骨干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小班制”,将智库成员研究方向与课题聚焦领域统一起来,科学配置研究力量,以老带新,以课题促科研、促教学。
  
  打造“三农”高端智库
  
  华中师范大学徐勇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下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建立有效的需求对接机制。掌握“国家急需”、“部门要求”是咨政服务的第一要件。我们采取三种方式了解国家的需求:一是上门探询找重点,主动与中农办、农业部、民政部等取得联系,探询他们的需求;二是多方征询寻热点,向国家信访局征询群众反响最强烈、矛盾最集中的问题,向地方政府征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向媒体征询报道中最关注的问题;三是宏观把握定焦点,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的中心工作。
  
  搭建稳定的社会调查平台。我们有三个能够提供个性化、订单式、针对性强的数据案例系统:一是“三百”调查网络,即百村观察、百居观察、海外百村观察,通过这个网络长期跟踪调查,掌握历时性的第一手资料;二是五大观察项目,即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观察村”、国家林业局“林改村庄观察点”、民政部“难点村庄观察点”、湖北省委省政府“湖北省村庄观察点”、湖北省扶贫办“湖北贫困村观察点”;三是“三农”数字平台,其核心是中国农村数据库。
  
  形成科学的决策服务系统。我们正在尝试建立三个跨学科的决策系统,提供科学的咨询服务。一是建设农村舆情监测系统,提供定期预警服务;二是建设农村政策仿真系统,提供决策参谋服务;三是建立农村热点跟踪系统,提供标准预测服务。
  
  打造稳定的科研创新团队。遴选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熟悉实践从事三农研究的人才研究团队。建立专业队伍,也创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
  
  构建协同创新的合作方式。我们以协同的理念来建设“三农”智库,主要有三类协同的组织机制保障:一是学科协同。以政治学、社会学作为我们的核心学科,同时将经济学、信息科学、数量统计,甚至生物工程、化学等学科也整合进来为智库建设提供学科支撑。二是校校协同。校校协同扩大了智库队伍,延伸了智库,既解决了我们的调研难题,也带动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实现了“双赢”。三是校地协同。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建立试验基地,考察国家政策的有效性、可靠性,摸索新政策、新经验。
  
  (源自全国社科规划办网站2013年05月31日09:49光明日报。)

来源:湖南省社科规划办

编辑:严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社科规划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