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世界视角下的中国道路

来源:湖南省社科规划办 作者:姜加林 编辑:严欢 2013-07-09 10:11:33
时刻新闻
—分享—
                  世界视角下的中国道路
  
                      姜加林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进行了科学和完整的概括。这一重要论述,使早已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道路”问题再次升温。近10年来,国际社会从关注“北京共识”,到探究“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独特之处、成功之道以及世界影响,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和深入。虽然国外政界、研究界和媒体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与非议从未停止,但严肃和理性的声音也在增长。了解这些观点和看法,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中国道路的世界价值。
  
  实事求是、着眼长远、渐进改革
  
  通过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发展路径进行比较,国际舆论一般将中国道路的特点归结为3个关键词:实事求是,着眼长远,渐进改革。
  
  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不少外国政要和学者认为,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坚持实事求是地选择自己的道路。一方面,立足本国国情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照搬西方模式;另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向世界学习。正如俄罗斯学者季塔连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所说,“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历史教训,回归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尼泊尔副总理什雷斯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共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根源在于中共能够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适合中国的国情。
  
  政策规划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一些海外学者和经济界人士在高度评价中国五年规划能够连续制定和执行的同时,尤其看重这些规划背后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美国学者斯蒂芬·李柏在其著作《红色警报》一书中就认为,“中国领导层能够制定长远的国家发展规划,并按部就班地把计划付诸实施,这是西方国家做不到的。”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2012年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很多美国大型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显然认为“共产主义”的官员比“民主西方”的政客更有工作成效,最令他们佩服的是中国政府制定政策时总能着眼长远。俄罗斯经济学博士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中的经济成就,证明了从计划向市场过渡的中国经济模式的生命力,在这种模式下,国家能够实施大规模投资计划,宏观调控发挥着重大作用。”
  
  选择渐进改革,并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中国模式的基本假设是解决问题时没有现成答案,国家通过计划、干预、反馈回路、问责机制和局部试验寻找解决方案。”美国《纽约时报》也认为,“自1978年以来,中国领导层一直在做着尝试、创新及调整。”美国学者兰普顿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根据国内社会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
  
  “不懂中共就不懂中国”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与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更强调执政党在国家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韩国《中央日报》形象地说,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在了“不懂中共就不懂中国”的时代。外界认为,中国共产党自身所具备的三个特性决定了它能成为中国道路成功的关键。
  
  善于学习并与时俱进。韩国有媒体认为,“世界最大执政党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学习组织,这就是中国未来一片光明的原因。”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总结称,“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90年的惊人变革之后还能保持如此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总能与时俱进。”
  
  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不少海外舆论认为,中共在动员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的能力让人印象深刻。英国《新闻杂志》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它依靠强大的组织能力领导着中国的各个社会阶层。”奥地利《新闻报》也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可能也是最强有力的组织。”新加坡《联合早报》则提示,“看不到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政策动员能力,就很难理解中国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
  
  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在一些海外中共问题专家看来,中共重“特色”但并不“狭隘”,真正做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美国学者沈大伟在其《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一书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没有让自己局限于效仿前社会主义国家,而是真正放眼于全世界的各种政治体制,学习可能在中国有用的东西。”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也在《联合早报》刊文指出,“中国不仅向欧美等大国学习,也向新加坡等小国学习,中国把全世界最好的发展方式融合、集成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
  
  丰富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外界对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争论颇多,但多数国际舆论已认识到,中国通过对西方经验和其他社会发展模式的借鉴和消化,独立自主地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从而丰富了人类发展模式的多样性,这一重要贡献不应被低估。
  
  中国道路的成功打破了西方模式的垄断地位。在国家建构的问题上,西方长期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但现在中国发展的事实已经开始动摇西方模式的自信。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12年夏天连续刊登题为《为什么中国不会崩溃?》以及《美国存在缺陷的民主制度可以从中国的一党制中学些什么?》的文章,比较了中国的“精英领导制度”与“西方民主选举制度”的优劣,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去没有崩溃,现在也不会,而且西方应该向其学习。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载文认为,“中国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完全建立在西式社会历史经验之外。”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在历史与现实层面上对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在两种制度主导下不同发展模式的思考。英国《卫报》网站载文指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没有什么比中国与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对比更鲜明的了。”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文章则称,“全球经济衰退暴露出的最大讽刺之一就是,共产党统治的中国在处理资本主义危机时表现得可能要比民主选举出的美国政府更好。”
  
  简单的市场化并没有解决多数国家和多数人口的发展问题。相比之下,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正在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特别是在减贫领域。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就此刊文指出,“中国共产党通过以往许多政权无法做到的方式改善人民的生活,让中国这列火车保持快速和准点运行。”意大利经济学家洛蕾塔·拿波里奥尼在《毛式经济学》一书中也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模式已经战胜了西方体系,比其他任何模式都更能保障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道路的实践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一些西方学者也尝试从文明进化角度看待中国道路的重要贡献。斯蒂芬·马克斯在《从非洲人的视角看中国在非洲》一书中就认为,中国的发展没有采纳“华盛顿共识”,中国的“这种模式所带来的理念不仅不同于以西方经验为中心的意识形态,而且还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显著的效果”。曾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美国政治学者弗兰西斯·福山也主动修正自己的看法: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国外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通过自身和平发展推动了不同文明间的对话,用实践对“文明冲突论”进行了有力反驳。阿根廷学者孔萨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文化崇尚‘和谐’与‘和平’,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给世界带来了中国文化,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未来世界的健康发展也非常有意义。”俄罗斯《远东问题》杂志也刊文强调,中国在对待现代文明方面的态度、实施社会政策方面的经验,客观上成为“历史末日”及“文明冲突”等自由化思潮的有力替代者,从而推动历史发展,防止文明之间的冲突,推动其转向建设性对话,实现全球的共同发展。
  
  中国道路为更多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和信心。通过国际比较,舆论普遍看到,处于同一历史时期,面对相似的国际环境,中国取得了持续快速发展;而前苏东集团国家的“转型”却付出沉重代价,亚非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也陷于困境,美欧等发达国家则先后陷入金融危机。因此,中国的发展道路可以为不少国家树立参照和榜样。阿根廷《文摘报》2012年初报道说,“几个月来,已有数十篇文章和多部著作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效仿中国模式的建议。”《埃及新闻报》在2012年末刊文称,“不论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还是穆斯林,各国政府正在中国的大门前排起长队,等待学习新本领。”
  
  不少外媒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中国道路提供了新的选择和信心。澳大利亚《广告报》就有文章称,“中国模式让迷恋高增长、稳定、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心驰神往。”中非关系专家丹尼尔·拉志在《非洲事务》上撰文指出,“中国独特发展模式的成功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关注,成为与后殖民主义时期其他现成经验不同的理念和新的发展援助的来源。”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从委内瑞拉到越南,中国模式的吸引力随处可见。”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道路对发达国家同样具有启示意义。英国知名学者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中就大胆预言:“中国将提供西方模式的替代品,包括完全不同的政治传统、后殖民时代的发展中国家、共产党政权、高度成熟的治国方略和儒家传统。”华裔美国学者李淯在《美国能向中国学习什么》一书中认为,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其他国家的经济改革和政府治理树立了榜样。
  
  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代的成功,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分不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体现了我党在这个问题上的清醒认识。国际舆论关于中国道路的争论不仅还会继续,而且也在期待和观望中国道路的今后发展。中国未来“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将是我们对外界舆论关于中国道路的最好诠释。
  
  (作者: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源自求是理论网2013年06月01日08:00《求是》。)

来源:湖南省社科规划办

作者:姜加林

编辑:严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社科规划频道首页